高效能筆記

別再照抄了!掌握 3 個重點,高效能筆記讓你的 Output 更簡單!

「這本書好多新知識,我要把它記下來!(但再也沒有翻閱過)….」——你也有過這種經驗嗎?除了讀書筆記,我也曾在參加講座時,聽到滿場敲鍵盤的啪嗒啪嗒聲,每個人都像書記官一樣瘋狂做筆記,但很多人會陷入「無目的」的做筆記迷思,缺乏整理的邏輯,更別說事後如何善用筆記了!

子彈思考整理術》的作者曾說:「做事情的動機,會幫助你思考該如何去做這件事。」

所以在我們開始聊「做筆記」之前,先把手放在左邊胸膛,問天問大地,同時也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要做筆記?」動機不同,有不同的筆記方式,不用老是像影印機照抄,也不用整頁畫滿螢光筆,或是東記一塊、西寫一點,到最後連自己都看不懂。唯有先搞清楚目的,才能讓筆記「發揮功效」,幫助腦袋運轉。

為什麼要做筆記

一、何謂低效率筆記?

不知道高效能的筆記怎麼做嗎?那我們先來想想什麼是「效率差」的筆記吧!

  1. 你是影印機嗎?

把場景拉回我的高中時代,瘋玩了兩年的社團,升上高三之際總算願意奮發讀書了,那時把每個科目的重點整理做成精美的筆記,差點沒拿去裱框,結果呢?我還是無法掌握重點,因為整本筆記都是字,幾乎只是把課本的內容,再抄一次而已….。由此可見,單純的抄寫是沒用的!

仔細想想,你在使用 Instagram 或其他社群軟體時,會不會用 Hashtag 來分類?會啊!做筆記也是同樣的道理,抄寫的當下也許會刺激大腦作用,但若是缺乏統整和關鍵字,那些充其量只是「大量資訊」而已,稱不上有意義的筆記。

  1. 我好像有做過這個筆記….?

回想起學日文的時候,我準備了一本單字專用的筆記本,把許多日常所接觸的新單字寫上去,直到有一次我拿它來複習,才發現有一個單字至少出現了三次….。寫過了,卻不記得,這也代表筆記本身的效率並不好。

又或者是,當我看到某個專有名詞,我確定我曾經查過資料,但無論是紙本筆記或電子筆記,我都想不起來是放到哪去了!放心,不是記憶力衰退,只是筆記實在太沒系統了,進而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和產能。

二、讓筆記進化的 4 種方法

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,對行銷企劃人,或是內容創作者來說,「如何創造高效能筆記?」無疑是一門重要的學問!

對我來說,「省時省力」就是一份好筆記該擁有的特質。很多人會把「搜集資料」和「做筆記」兩件事混為一談,但資料是食材,做筆記則該像是做菜,以下介紹四種常見的筆記法,大家可以拿來當作練習,不僅能讓筆記更易讀,也讓你抓重點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!

康乃爾筆記法

四種筆記術-康乃爾筆記法

1950年代,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教授華特・波克(Walter Pauk)開發了一套幫助你在課堂、講座或閱讀時做筆記的方法,至今都為人廣用。首先把筆記頁面分為「一大兩小」的三個區塊,分別為筆記欄、整理欄、摘要欄。

將內容、關鍵字快速地記在「筆記欄」,可趁著空檔或第二次回頭複習時,將重要資訊放進「整理欄」,最後再將自己的想法、要採取的行動寫在「摘要欄」。三個步驟就能去蕪存菁,很適合用在資訊量較大的時候。

心智圖筆記法

四種筆記術-心智圖筆記法

心智圖據說是英國學者東尼・博贊(Tony Buzan)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,有別於以文字構成為主的筆記法,心智圖以線性、關鍵字的串連為主,同時還可以搭配顏色,協助人們釐清各種資訊之間的關聯性,更自由地建立思考架構。

黃金圈筆記法

四種筆記術-黃金圈筆記法

這紅遍半片天的三個同心圓,沒用過應該也有看過。黃金圈是賽門・西奈克Simon Sinek)所提出的概念,它的強大之處在於翻轉思考,不管是產品開發、行銷企劃等都常被使用。

黃金圈用於製作筆記時,我們可以透過「動機確立」➡️「關鍵字內容」➡️「情境應用」這個流程,由內而外整理自己的思緒,比起在茫茫的知識大海裡找重點,先知道自己「為何需要這項知識?」再一步步向外拓展、延伸,是一種更有效率的筆記做法。

舉個實際應用的例子,若要籌備一場動物相關的主題活動( WHY :動機確立),有了確切的目標之後,就能開始爬資料、搜集相關先備知識( HOW :關鍵字內容),最後再把關鍵字變成提問,不斷推敲,直到找到適合的情境( WHAT :情境應用)

麥肯錫筆記法

四種比技術-麥肯錫筆記法

做筆記不應該只是記錄重點,最終目的是要釐清脈絡、融會貫通,麥肯錫是全球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,而曾任職於麥肯錫的大嶋祥譽在《麥肯錫的筆記術:頂尖顧問的思考.書寫技巧》一書中提到這項筆記方法。

先掌握現狀,再探討原因(解釋現狀),最後提出行動方案,沿著這一套思考脈絡所得出的結論就是「經過消化」的筆記,也是拿來解決問題的良方。

三、用筆記做「知識複利」

重點中的重點來了!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什麼是「無用筆記」,也知道了四種高效能筆記術,你可能會想問:啊然後呢?難道我的目標只是成為筆記達人嗎?

當然不是,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日積月累的筆記變成 Output 的能量,為日常的內容創作或行銷企劃找到靈感,因此我們必須更進一步認識「知識複利」。(簡而言之,就是知識也會長利息!)

寫完筆記,就算它是經過統整的筆記,也不見得能夠幫助到你,這是資訊量過大的現代社會中常見的 Ugly Truth 。我們可以消極看待這件事,任由新的筆記往上堆疊,就像你衣櫃最底層的那件 T-shirt 應該也是很久沒拿出來穿;相反地,我們可以進一步建立「主題式」筆記,未來有新知識來敲門時,就能迅速透過「關鍵字」找到筆記之間的關聯性,而關鍵字和關聯性,就是 Idea 的培養皿!

假設我是一個長期熱愛電影的人,將亞洲電影的導演、演員等做成主題筆記是我的習慣,當我將最近《嬰兒轉運站》男主角宋康昊,獲得坎城影展影帝的資訊,放進我的知識庫,我就能迅速地找到相對應的關聯,並且在三秒內決定自媒體創作的內容!

雖然建立筆記知識庫的工程,大概就像蓋金字塔或是萬里長城一樣龐大,但一步一腳印,你的筆記不會虧待你的!

同場加映|時間管理可以更簡單!數位工具百百種,到底該怎麼選?怎麼用?


本網站上所有內容之著作權、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,皆屬於《極限報報》所有,非經同意不得複製、轉載,侵害必究。如有合作或文章授權需求,請直接來信: newsroom@limitpress.com

Piggy Yang

Piggy Yang